随着夏季的到来,多地气温持续走高,导致中暑患者在泰安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明显增加。当核心体温超过40℃时,人体细胞面临不可逆的损伤,热射病的死亡率高达50%-60%。中暑不只是简单的“头晕发热”,而是由于高温环境导致的热损伤性疾病。中暑的类型根据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:
一、先兆中暑
先兆中暑时,体温正常或略高(≤38℃),可能会出现口渴、乏力、多汗、头晕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。这些信号常被忽视,却是身体发出的最后“温和警告”。
二、轻症中暑
当体温升至38℃以上时,患者可能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、恶心呕吐、皮肤湿冷和脉搏细弱等症状。此时患者可能意识模糊或出现肌肉抽搐,已处于危险临界点。
三、重症中暑
重症中暑分为三种致命类型:
- 热痉挛:大量出汗后,肌肉剧烈疼痛抽搐,常因单纯补水未补盐所致。
- 热衰竭:皮肤湿冷、脉搏微弱、血压下降,呈现休克状态。
- 热射病:最危急的情况,体温超过40℃,皮肤干燥、意识模糊甚至昏迷,死亡率超过50%。
尤其要注意,劳力型热射病更易引发多脏器衰竭,特别是横纹肌溶解、急性肾衰竭和肝衰竭。户外工作者、老年人、儿童及慢性病患者为热射病的高危人群,应特别留意。
急救措施:黄金30分钟
中暑患者的抢救黄金期是发现后的30分钟,以下是急救四步法:
- 快速转移:将患者迅速转移至阴凉处或20-25℃的空调房,平卧并抬高双腿15-30厘米,以促进血液回流。同时,解开或脱除患者的外衣,切忌用棉被捂汗。
- 科学降温:用20-25℃的冷水喷洒全身,同时配合风扇加速蒸发。用冰袋包裹毛巾置于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大血管处,清醒者还可用18-20℃的水浸泡(注意水位不超过乳头线)。目标是40分钟内将体温降至<39℃,2小时内降至<38.5℃。
- 谨慎补液:若患者清醒且无呕吐,可以少量多次饮用含盐饮料。对于昏迷患者,严禁喂水以防窒息,切忌灌服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水。
- 及时送医:如出现体温持续>39℃不退、抽搐超过5分钟、意识不清或昏迷、呕吐咖啡色液体等症状,应立即拨打120。送医途中需持续冰敷患者额头、枕后和胸口,以保护心脑等重要脏器。
预防中暑:科学防护五大要点
- 避开高温时段:避免在10:00-16:00外出;户外作业时应“早一头,晚一头,中间歇息”。老年人和孕妇尽量减少外出,并在银行、商场等处间歇休息。
- 智慧补水:每小时饮水200-300ml,不要等到口渴才喝,建议每天饮水保持在1.5-2升,同时通过西瓜和绿豆汤来补充电解质。
- 合理起居:在空调房内保持26-28℃,确保足够的睡眠。夏季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,多吃新鲜蔬果。
- 特殊人群强化防护:婴幼儿可为婴儿车加遮阳棚,在32℃以上环境中每15分钟喂水一次;老年人晨练需改为室内,每天饮水量需达到1500ml以上;糖尿病患者要随身携带糖果以防低血糖。
- 随身携带“救命包”:备好十滴水、风油精等防暑药品,确保在紧急时刻能够及时使用。
泰安市中医医院提醒大家牢记三个生命防线:早发现、快降温、及时送医。关注自身健康,始终保持警惕,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,保护自己和他人,避免中暑危害。918博天堂致力于提供健康资讯,帮助大众在炎热天气中保持安全与健康。